大家都知道,1928年4月28日,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,和朱德、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,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。
井冈山会师后,两军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,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。朱德为军长,毛泽东为党代表,王尔琢任参谋长,陈毅任士兵委员会主任,后改为政治部主任。第四军下辖3个师8个团(暂缺30团),朱德、毛泽东、陈毅分任第10、第11、第12师师长,全军共1万余人。
1.28团,由朱德所部原南昌起义部队组成,团长为王尔琢,党代表为何长工。
团长王尔琢,出生于湖南省小康人家,1924年与同乡郑洞国一道投考黄埔军校,成为第一期学员,北伐战争开始时已经是第一军第三师党代表了。蒋介石非常看重王尔琢,曾经许诺让他担任军长,王尔琢拒绝了蒋介石的诱惑,带第三师党员奔赴武汉,后来参加南昌起义。
朱毛会师后,王尔琢率28团英勇作战,多次粉碎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队的“会剿”,成为纵横井冈山的一员骁将,可惜,1928年8月25日,2营营长的袁崇全胁迫2个连叛逃。王尔琢闻讯后立即率警卫排追赶。当追至江西崇义思顺墟时,遭叛徒袁崇全开枪射击,英勇牺牲,年仅25岁。
王尔琢
党代表何长工,原名何坤,出生于湖南华容县一个农民家庭,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,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,回国后在洞庭湖西区建立党组织,秋收起义时担任洞庭湖西区农民自卫军总指挥,毛泽东亲自为其改名“长工”。后任红四军28团党代表、红五军第五纵队政治委员、红八军军长、红九军团政委等职,建国后担任地质部副部长。
顺便一提:王尔琢牺牲后,28团团长由一营营长林彪继任,麾下十二连党代表粟裕是开国大将,第十一连连长杨至成、团特务连党代表赵尔陆为开国上将
2.29团,由宜章农军组成,约4000人,团长:胡少海,党代表:龚楚
团长胡少海,原名振弼,出生于宜章县富绅家庭。北伐时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长,412政变后,胡少海不愿意同流合污,在中共党组织的影响下,拉起革命队伍活跃在湘粤边境,并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湘南起义时,胡少海谎称请客,将宜章县县长、警察局长等头头请入酒楼喝酒吃饭,对智取宜章起了关键作用。后任红四军29团团长、红四军第四纵队司令员、红二十一军军长。可惜的是,1929年8月6日,21军围剿江西永福的土匪武装,胡少海侦察地形时被敌人炮弹击中,不幸牺牲。
胡少海
党代表龚楚,出生于广东省乐昌县富农家庭,1917年投入粤军第2旅当兵,1924年入党,715政变后,龚楚率领农军前往南昌,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、湘南起义、井冈山会师等,1929年前往广西担任李明瑞机要秘书,参与发动百色起义,1931年之后历任红七军军长、红军总司令部代理总参谋长、赣南军区司令员等职,红军长征后任留守苏区的中央军区参谋长。
由于对革命前途灰心失望,1935年5月2日,龚楚悄然逃离红军,投靠粤军余汉谋部,先后担任剿共游击司令、粤湘边区剿匪指挥官、粤北五县联防主任、第七战区少将参谋长、广东省第4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等职。
1949年10月,解放军进入广东,龚楚见国民党大势已去,于11月上旬投诚,随后到韶关北江军分区交代历史问题。12月,解放军准备解放海南岛,中央决定派龚楚经香港前往海南去策反乐昌同乡薛岳。龚楚并没有去海南岛,而是在香港隐居,一呆就是41年。
1990年9月13日,龚楚与夫人王兰芬在其侄孙龚庆韶等人的陪同下,回到了阔别40多年了乐昌老家,随后在老家定居,1995年7月24日在老家去世,享年94岁。
3.31团,由秋收起义部队组成,共800人,团长张子清,党代表:何挺颖。
团长张子清,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县湘军军官家庭,1920年从湖南讲武堂毕业后任零陵镇守使署上尉副官,为了反对军阀赵恒惕专权,张子清毅然离职,回老家拉起一支队伍打游击,被编入程潜所部,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27年,张子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3营副营长,随团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。在草铺湾追击逃敌时,张子清腿部和左脚踝骨中弹负伤,落下残疾。
1929年1月,红军决定离开井冈山,向赣南、闽西进军,张子清因伤留守,任红五军参谋长。井冈山失守后被警卫和村民背到永新县南乡洞里村蕉林寺“红军洞”中,由于被敌人封锁,缺衣少食,张子清身体虚弱、刚愈合的伤口又发炎,于1930年5月病逝。
党代表何挺颖,出生于陕西省南郑县,1924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数学系,1925年入党。715政变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连党代表,参加了秋收起义。黄洋界保卫战时,何挺颖指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,溃了湘赣敌人四个团的轮番进攻。1929年1月14日,何挺颖随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,转战赣南闽西,1月24日,在大余战斗中身负重伤,在转移至吉潭村再遭敌袭击,不幸牺牲。年仅24岁。
4.32团,由井冈山“山大王”袁文才、王佐部组成,约1100人,团长袁文才,党代表陈东日
团长袁文才,生于江西省井冈山贫苦农民家庭,早年为反抗土豪劣绅的压迫,参加当地的马刀队,任参谋长。1926年9月,举行宁冈暴动,建立农民自卫军,任总指挥。同年11月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27年7月会同王佐率领的农民自卫军攻占永新县城,组建赣西农民自卫军,1927年9月迎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余部上井冈山。
1929年1月,红4军主力离开井冈山,向赣南进军。袁文才任红4军参谋长,随军出征。不久独自返回井冈山,与宁冈县委书记王佐一道在湘赣边界地区开展武装斗争。1930年2月23日因土客矛盾(袁王是客家人)被错杀。
党代表陈东日,出生于湖南省宜章县乡绅家庭。1925年夏从长沙大同师范学校毕业后,考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官学校,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北伐开始后,担任国民革命军十三军副团长。1927年7月任中共中央军事部特派员,负责收编粤北和湘南农军,后会合朱德所部参加了湘南起义,随朱德上井冈山。
1930年5月,任红二十军政委。后派往湘赣苏区,任红军大学第三分校校长,兼赣西南临时行委常委,1931年4月被诬为“AB团”惨遭错杀,牺牲时年仅29岁。
5.33团,由郴县农军组成,约2000余人,团长邓允庭,党代表:邝朱权
团长邓允庭,出生于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,早年为了谋生离开家乡去外寻师习武,后入云南陆军讲武堂,毕业后曾在粤军任团参谋长。
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后,愤然离开粤军。在返回家乡的途中,于湘粤边境的九峰山区,突遭一伙人拦住去路。因武艺高强,众莫能敌,被邀上山入伙,推举为九峰二寨主。上山不久,即对这支绿林队伍逐步进行改造,并将队伍冠上民国独立师的番号。5年后寨主病故,被推举为民国独立师司令,将队伍扩充到5000余人。1921年北京政府派员来收编,邓允庭信以为真,同意招安。但他在随收编大员北上途经长沙时,遭军阀扣留,队伍一哄而散。
1926年春在当地共产党人的影响下重建农军。1928年2月配合朱德、陈毅攻克郴州城。
赣南闽西根据地建立后,邓允庭担任了根据地边防处处长和政法委员会主任,1931年4月在“肃反”中被错杀,时年52岁。
党代表邝朱权,湖南郴县人。北伐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28 年参加湘南起义,任郴县团委书记。后任红 4 军第 33团党代表、第 2 纵队党代表。1930 年后,任红34 师政治委员、红13军政治部副主任、红22军政治委员等职。由于在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失利,于1934年8月调到湘赣苏区,贬为独立第4团政治委员。红六军团西征后奉命留守,因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,于1935 年春投敌叛变,后不知所踪。
6.34团,由耒阳农军组成,约700人,团长邓宗海,党代表刘泰
团长邓宗海,出生于湖南耒阳哲桥刘家冲富农家庭,1922年考入省立第三中学,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马日事变后奉命回家乡耒阳发展党组织,1928年2月参加湘南起义,配合朱德率领的工农革命军攻克耒阳县城,后随朱德上井冈山。
1928年5月,湖南省委决定让由农军改编的33、34、35、36四个团回原籍打游击,红34团奉命改组成中国工农红军湘南第一路游击队,返回耒阳。邓宗海回耒阳后组建耒阳县赤色游击总队,1929年8月5日一举攻克县城,湖南省府主席何键派罗衡平旅到耒阳“围剿”。由于叛徒出卖,游击队被打散。
1932年1月19日晚,邓宗海病重去水东江凤家冲养病,叛徒梁育遂、谢甫球等假献殷勤,待睡后,买通杀手,将他打晕,送县政府请赏。当天,邓宗海被杀害于耒阳县城。
党代表刘泰,出生于耒阳县城小商贩家庭。1923年毕业于衡阳成章中学。1922年1月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27年5月“马日事变”后,转往贺龙部,任团党代表。参加南昌起义,任起义部队联络官。起义部队在潮汕失利后,转回耒阳,与邓宗海等重建中共耒阳县委,任委员。
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,任耒阳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主席,后率耒阳农军和政府工作人员随朱德转移井冈山。
5月下旬,34团被改编为红军第一路游击队返回耒阳。游击队向烟煤山转移时途经余庆抱鸡窝,被国民军包围。在突围时,其妻徐荣战死,刘泰中弹负伤。国民军想生擒刘泰,刘泰抱住敌连长一同跃下山崖,壮烈牺牲。
7.35团,由永兴县农军组成,约800人,团长黄克诚,党代表李一鼎
团长黄克诚,生于湖南省永兴县农民家庭。1922年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,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26年初入国共两党合办的广州中央政治讲习班,结业后参加北伐战争,在国民革命军第8军任团政治指导员,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奉命回家乡秘密从事农运工作。1928年初参加湘南起义,组织农民暴动并攻占永兴县城,后随朱德、陈毅上井冈山,。不久,红35团奉命回老家永兴打游击,黄克诚改任湘南农军第2路游击司令,途中队伍失散,他在家乡隐蔽了一段时间后,辗转到上海寻找党组织。
1930年初,黄克诚奉派到彭德怀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,1931年起任红3军团第4师政治部主任、第3师和第1师政治委员、第5军政治部主任、红3军团代理政治部主任等职。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、344旅政治委员、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等职。解放战争期间率部挺进东北,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、冀察热辽分局书记、东野第2兵团政治委员等职。1955年授大将军衔。
党代表李一鼎,出生于永兴农民家庭。1923年春,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。1925年春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、“马日事变”后,被中共湘南特委任命为郴县、来阳、永兴三县特派员,1927年底任永兴县委书记。1928年2月,参加湘南起义,后随湘南起义部队上井冈山。5月中旬,部队缩编时,奉命率领部分农军返回湘南开展游击战。不久,在赴中共湘南特委请示工作的途中,于安仁境内被反动地主武装换户团逮捕。永兴安善区的土豪劣绅闻讯后,联名写信要求安仁县府迅速将其处决。同年6月9日,在安仁县城惨遭杀害。
8.第36团,由资兴县农军组成,约2000人,团长李奇中,党代表黄义藻
团长李奇中,出生于资兴县私塾家庭,1924年考入黄埔一期,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;历任黄埔军校第三、四期区队附,党军第一旅连指导员、第三团党代表办公室主任,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三师少校营附。
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,任第二十军第三师五团团副,随军南下参加会昌战斗,潮汕失利后随朱德等转战赣南,大庾整编时任营长兼教导大队大队长,后参加湘南起义。
1928年春,所率资兴农民武装改编为工农革命军资兴独立团,任团长。同年5月任红军第四军第十二师三十六团团长。5月下旬率36团返回资兴打游击,1929年1月被湘军包围,全军溃散,李奇中成了光杆司令,被迫于1929年登报脱离中共,投靠国民党,担任庐山中央军官训练团教官、军训部上校参谋。1937年后任军训部兵役研究班少将副主任、第十六绥靖区少将副司令。
1949年率部起义,建国后担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专员,1950年任政务院参事,1954年任国务院参事,1986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,1989年9月28日在北京逝世,终年83岁。
党代表黄义藻,出生于资兴县农家。1922年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中学。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1928年2月,奉命回到资兴,领导武装斗争,参加湘南起义,随湘南起义部队上井冈山。5月下旬,红36团奉命返回原籍打游击,同年11月,游击独立团编入彭德怀的红五军,调到军部工作。1929年1月,在一次突围战中牺牲。
5月下旬,由于井冈山缺乏给养,经研究,34、35、363个团各缩编为一个营,编入新组建的第30团,并撤销12师建制。不久之后。湖南省委要求湘南农民返回老家打游击。到6月,除红29团外,原33—36团共4个团编为两路游击支队,重返湘南,均遭失败。
综上所述,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八个团,团长和党代表共16人,能活到建国后的只有何长工、黄克诚、龚楚、李奇中4人,其中一如既往跟党走的只有黄克诚和何长工,可见革命之不易。
